中國直銷35年,3個牌照版本
最近的直銷圈有點熱鬧,好當家和三株相繼說拜拜。大家都在問,這張含金量滿滿的牌照,怎么現在有人主動退了?
回看直銷行業這35年,簡直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。牌照雖是進場券,但真想在這個圈子里混出名堂,光有牌照可不夠。讓我們坐上時光機,一起看看這段歷史。
野蠻生長的90年代
1990年,直銷剛進入中國的時候,大家都叫它傳銷。那會兒傳銷就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,跌跌撞撞但充滿活力。到了1995年,傳銷員已經達到50萬人,遍布全國各地。但這種野蠻生長也帶來不少亂象,就像一輛失控的列車,必須有人來踩剎車。
政府部門立馬行動起來,1995年3月就著手制定管理辦法。不過形勢發展太快,半年后國務院直接喊停。一場轟轟烈烈的清理行動開始了,163家公司被查,114家直接關門大吉。
第一批吃螃蟹的人
1996年春天,第一批41家企業拿到了合法經營的通行證。這就像是參加了一場選秀,能被選中的都是實力派選手。但好景不長,才一年,就有4家因為不守規矩被請出局。這波操作告訴我們,有資格進場不代表就能一直玩下去。
游戲規則大變革
1998年,整個行業迎來一場地震。國家一聲令下,所有的傳銷活動都被叫停。就在大家以為這個行業要涼涼的時候,轉機來了。經過一番談判,10家企業成功轉型為店鋪經營模式,開啟了直銷2.0時代。
這10家企業里,現在還活躍在市場上的只剩下5家。它們就像老干部一樣,穩得一批。這告訴我們,能適應變化的企業才是真正的贏家。
全面規范的新時代
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,直銷市場迎來春天。各路大佬摩拳擦掘,準備大干一場。2005年,直銷終于有了明確的規范,《直銷管理條例》正式上線。
到今天為止,商務部一共發出了93張牌照,現在還剩88張。拿到這張牌照,就像拿到了一張入場券,但能不能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好,還得看真本事。
未來可期的2025
今年,直銷行業又要迎來大變革?!吨变N管理條例》和《禁止傳銷條例》都要修改了,這是要大換血的節奏啊。從最近好當家和三株的退牌操作來看,這個圈子正在經歷一波大洗牌。
隨著綠韻隆億這樣的新生力量嶄露頭角,直銷行業正在向著更健康、更規范的方向發展。作為一家由綠之韻與隆億生物強強聯手打造的企業,綠韻隆億在隆回縣政府的支持下,充分利用當地優質的金銀花資源,用科技賦能傳統產業,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。
直銷這個行業就像一場馬拉松,不是短跑冠軍就能稱王。能走多遠,不在于你起跑有多快,而在于你能堅持多久,能不能與時俱進?,F在的直銷圈正在經歷一次大浪淘沙,留下來的必定都是實力派。
鐵打的規則,流水的玩家。直銷這個舞臺一直在變,但優勝劣汰的規律永遠不變。要想在這個圈子里混得好,除了那張牌照,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本事。正如綠韻隆億這樣的企業,通過不斷創新和升級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。
回望這35年,中國直銷走過了一條從混沌到規范,從無序到有序的進化之路?,F在,新一輪的變革正在進行,有人離場,也會有新的玩家進場。這個賽道會留給那些真正懂規則、有實力、敢創新的選手。